WFU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老人家的顫抖





老人家的顫抖


好發老年

若是家裡有長輩走路時面無表情,身體向前微傾,步伐很小,行走很緩慢,雙手及軀體微微顫抖,肢體為僵硬,轉彎時需要小步伐慢慢地才轉身,這時長輩就有可能患有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較常在老年人出現,發病年齡以五十至七十九最常見。這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全球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僅次於阿茲海默型失智症。

在疾病初期,單側肢體先生症狀,手會有些顫抖, 手部精細動作會較笨拙,之後會發展成兩側肢體皆有症狀,臉部表情僵硬,雙手皆會有顫抖、動作緩慢的現象。

症狀逐漸加重會影響工作能力,部分日常生活須旁人助。此時動作很緩慢,步伐很小,要由椅站立相當困難。到後來行走會相當困難,很容易產生跌倒意外,吞嚥和咳痰因難,因此容易產生肺炎及營養不良。


發病原因

診斷巴金森氏病,主要是靠病史和醫師的神經學。有一些疾病的症狀類似巴金森氏病,如果醫師懷疑可能其他病因引起,會安排檢查來確定診斷。巴金森氏病症之病理特徵是中腦的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雖然其退化原因不明,但近年來的一些研究結果推測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可能與環境毒素和基因的變異有關。

藥物治療發病原因

初期主要是藥物治療,以短效型及長效型的多巴藥物為主,搭配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和代謝酶抑制劑。左多巴是多巴胺的前身物質,它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使多巴胺神經製造出更多的多巴胺來彌補退化的神經所減少的製造量。在疾病早期對於藥物的反應相當不錯。但隨著情的發展,多巴胺神經逐漸退化導致愈來愈差。

腦部深層刺激術

根據統計30%~50% 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五年之後,會出現藥效時程愈來愈短的狀況, 藉著增加藥物的劑量或次數才能控制病患的症狀,如此一來就會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會,這時候可以考慮施行外科手術治療。常用的方法是腦部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利用立體定位手術在特定部位植入感應器,協助改善症狀。健保自10411日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但是健保資源有限,而且外科手術仍是有其危險性的存在,因此必須經由神經科專家謹慎評估檢查,而且必須符合健保的給付規定,條件必須符合其疾病為原發性巴金森病; 發病五年以上,且藥物治療至少一年以上無反應者或因長期服藥後產生不良反應;病人必須無失智症、無其他嚴重的內外科疾病,以及無法控制之精神疾病;病人的腦部磁振造影檢查必須正常。 「深層腦部刺激術」可以使病患口服藥物減少,並且大幅改善病友日常生活品質,對於晚期巴金森氏症患者提供另一個治療的選擇。